{{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兼任>
中華道家茅山丹道協會道醫顧問
台灣優化細胞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
身心靈自我療癒世界總會副主席
北京世界華人文化院養生文化學術委員會委員
澳門亞洲人文及自然研究院養生文化研究所所長
<經歷>
聯合國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教授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理事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監事
加拿大太e中醫學院顧問
北京中華醫學國際發展聯合會名譽會長
<專長>
建構《身心靈合醫學Trinity Medicine》理論與實務
細胞分子營養矯正醫學
量子營養醫學
<證照>
歐盟Bircham國際大學自然醫學博士
中國高級健康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
北京中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功勳人士
加拿大自然醫學創新理論科學家獎
英國國際醫學營養學研究院研究員
文/呂教授
我在2002年搜尋到德國著名醫學家、生化學家及物理學家布緯醫生(Johanna Budwig,1908--2003)的飲食療法。她本身就是歐洲研究油脂與營養的權威機構主持人。一生致力研究癌症與脂肪的關係,推廣自然食物,反對過度加工的食品,並以獨特的陽光理論闡述食物與陽光的關係。在網站上才知道早在1951年,布緯醫師就找出癌症生化敗壞點,不但在試管中可以證明;在實際臨床實驗中也能證明,當時就知道癌症是很容易治療的。
1967年,布緯醫師在接受德國南部網路電台訪問時,就形容她的病人都是在手術和電療失敗後,才來找她的:「即使是瀕臨死亡,在接受亞麻籽油和乳酪療法之後,最多幾個月,大約90%的病人都能恢復健康。」布緯醫師認為大部分的慢性病肇因於:(1).現代工業大規模生產加工的食品。(2).品質不良的營養與食物(如油炸、剩餐等)。(3).農業,化學肥料、殺蟲劑、防腐劑等的殘餘。(4).遠離陽光的生活方式。
1952年,布緯醫生從公職退休,自開診所,提倡了神奇的治癌防癌方法,完全利用營養矯正方法在幾十年中,成功治療了無數末期癌症、心臟病、關節炎病人,而這些病人都是被常規醫院宣布為無希望治愈的。她與另一著名的奧地利的自然療法師魯道夫布魯士(Rudolf Breuss,1900-1992),挑戰傳統西醫的致癌及治癌理論,並抨論化學療法之不當。由於布緯療法崇尚自然、純淨、無污染,抵制化學方法,用天然食品達到抗癌的目的,這樣的治療缺乏商業價值,因此為貪婪的油脂廠,製藥廠和虛偽的醫學專家所不容。因而多次被醫界人士告到法院,但是法官認為布緯博士的療法沒有偏離醫學與科學,而且常具實際結果,每次被告都獲無罪結案。
布緯醫師的信念是:「在未來,我很確信,癌症的研究將變成很簡單的事,能很清楚簡單地被每個人瞭解。我給癌症病人簡單的、自然食物,使用最大可能的簡單。」她首先發現病人與健康的人的血液中,健康的人擁有較高的Ω-3脂肪酸,而Ω-3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必需脂肪酸,病人血液中的含量就比較低。同時發現最好的脂肪酸來自亞麻仁油(Flax seed),富含大量Ω-3與大量電子的不飽和脂肪酸。
布緯醫師有個非常重要的發現,就是「陽光」的重要性。長久以來「陽光」的治愈力已被大家遺忘與忽視,甚至誤解,布德維重新提醒大家,陽光是健康的原動力。她認為:「陽光的治愈力是藉由人體與太陽能電子的共振(resonance),而把太陽能電子吸收並儲存下來。相同波長的電子才能互相吸引而產生磁場。人體本身帶有越多與太陽能電子相同波長的物質,則共振波動越好,吸收與儲存太陽能電子的效率就越好。欲吸收更多的太陽能電子,要依賴人體吃下多少與太陽能電子相同波長的食物,來與太陽能電子共振波動而定。」
布緯醫師的理論與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頗為近似,人體具有能量場、人吃的東西也有能量場,都必須與大自然的磁場合而為一,這就是同頻共振(in tune)的現象,也是身體自然健康的保條件。
布緯醫師研究正常人和重病者的血液差異,發現重病患者(包括癌症、糖尿症、肝癌前症),總是缺少亞油酸和正常細胞分裂所需的磷脂(phosphatides)及造血所需的白蛋白。沒有正常的磷脂,癌細胞就會迅速擴散;沒有白蛋白(亞油酸和磺胺蛋白的混合物),血液就出現奇怪的黃綠色物質;沒有亞油酸,身體就不能製造血紅素,沒有血紅素就不能輸送氧氣。所以患者顯出衰弱和貧血,終於死亡。而健康者的血液中總是含有足量的蛋白質和必要脂肪酸。因此她的方法被稱為「布緯飲食(Budwig diet)」,是將特級100%有機亞麻油45克左右和乾乳酪30克左右(如果沒有乾乳酪可用低脂優酪乳製作的蛋白乳液代替)、牛奶混合起來,用攪拌器攪勻,或者加入到乳清蛋白乳液中用筷子劇烈攪拌至油與蛋白乳液充分混合為止。據個人口味可加入適量蜂蜜或鮮榨果汁等,調勻後即可食用。
在歐洲,布緯療法非常出名,早已廣泛的用來預防和治療:癌症、動脈硬化、中風、心血管梗塞,老人病、冠心病、糖尿病、免疫系統失常等慢性病。而且風行到現在。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奧圖瓦伯(Otto Heinrich Warburg)的獲獎原因就是證實了「會造成癌症或糖尿症的脂肪退化,損害性的氧化功能,必須要有良質脂肪才能修復。」
不過2002年時在台灣找不到符合條件的Ω-3脂肪酸,我就放棄此種食療。不過她提倡的要多攝取必需脂肪酸,要多晒陽光,倒是不能放棄。或許是老天爺幫忙,就在2023年2月4日出席尼加拉瓜太平洋大學亞太區自然醫學學院春酒酒會,為本書寫序的劉博士也出席,她遇到一位在台灣推廣布緯飲食的女士,於是介紹給我認識,便找個時間到她公司去看看產品,令我非常高興,終於能在台灣用到品質非常好的鮮芝士、冷榨亞麻籽油、有機乳清蛋白粉、Ω-3油等等,都是從德國、瑞典等進口的,當場就買了數種,連續幾天早餐就混合這些食用,品質非常好,因此也推薦給台灣全我中心的學員。
(取材自《自然醫學靈性療育》)
目前治療癌症所用的方法,不論是手術、放療或化療,都以殺死癌細胞為目的,然而同時其他健康的細胞也會受到傷害,尤其是生長較快速的口腔細胞、腸胃道細胞及頭髮等。在健康細胞受到傷害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影響到食慾,產生體重減輕、口乾舌燥、嗅覺及味覺改變、咀嚼困難、噁心、嘔吐、腹瀉、便秘或憂鬱沮喪等,也降低白血球指數,甚至影響到造血功能。
因此癌症治療期間必須提高病人的營養需求,但要達到需求卻成為一大挑戰。許多癌症病人都習於道聽塗說,病急亂投醫,任何人一介紹沒有經過科學依據只有「聽說某某人吃好」的說法,就輕易嘗試,輕則對健康有害,重則反而延誤治療時機。
美國癌症學會曾公布癌症治療期間與治療後的營養指南,依照其建議首先必須調整飲食,要以獲得充分的營養為考量,此外改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病人重新掌控生活,在心理上也有重大益處。加上癌症治療期間一定會抑制免疫反應,產生虛弱狀態,因此注意食品衛生安全也很重要,絕對不要吃生魚肉或未煮熟的肉類,也不要喝未殺菌的果汁。水果和蔬菜都要洗乾淨。生食的蔬果不要被生肉、海鮮的水分滴到,也不要接觸其容器。
癌症治療期間大多數人的造血功能降低,產生貧血狀態,美國癌症學會認為此時不是節食的時刻,不可被飢餓療法誤導,一定要多食用有益健康的食物,研究顯示「並無證據證明,在癌症治療期間或治療後斷食是健康的作法。」而不少人提倡癌症病人應該採素食或有機或生機飲食,主張以全穀、蔬果、豆類、發酵大豆產品、堅果、種子、茶為主的素食和延壽飲食。然而科學文獻並無資料可證明此種延壽飲食能夠減少癌症發生或復發的功效。因此癌症學會建議必須攝取適量的動物性蛋白質,也要每天服用綜合維他命,可彌補營養不足。
乳癌與攝護腺癌存活者應該攝取較多的富含雌激素的大豆食品,最好是一天一餐。但是乳癌存活者應該避免攝取大豆濃縮物與異黃酮補充劑。一般而言,專家不建議癌症存活者或任何人採取高脂肪飲食,應以橄欖油、油菜子油等單一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酪梨、堅果、魚類油脂取代得自動物的油脂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讓癌症復發率降低。
台大醫院營養師劉秀英表示:癌症病人中約有1/2至2/3的機會發生惡病質,使營養狀況變得非常不好,它常是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造成惡病質的主因有食物攝取量減少、營養需要量增加、以及代謝功能改變等。因此,不論是治療前、治療中或治療後,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避免癌症惡病質發生,可以增加戰勝癌症的機會。
本論文提供研究者的親身抗癌經驗及協助數百位癌友回復健康的實證,一般癌症病人的飲食原則如下:
一、三餐必須廣泛攝取各類食物:目的在使受癌症治療摧殘的身體細胞獲得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包括主食、肉類、魚類、豆類、蛋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類等,必須是新鮮食材。也才能夠攝取到足夠的熱量,以防止體重過度減輕及應付代謝的增加。絕對不要偏食。
二、蛋白質必須大量攝取:蛋白質為細胞基礎結構,治療期間通常會營養不良的病人必需攝取較多的蛋白質,建議先天早餐二顆水煮蛋,三餐多食用秋刀魚、鯖魚、鱈魚等。若是白血球低下時,建議每天喝蚵仔湯。
三、優質脂肪要多攝取:好的脂肪非常重要,布緯於1952年就推行優質脂肪酸、優質蛋白質的飲食,三餐應使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最佳的是純天然cheese,以及橄欖油、苦茶油、椰子油、豬油等,每天並攝取含EPA達300mg、DHA達200mg以上。
四、足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這是營養支持最重要的基理,由於光靠三餐絕對營養攝取不足,人體若長期處於營養不均衡狀態下,容易缺乏某種或多種維生素,造成代謝異常,誘發癌症的發生,所以必須充分補充。但必須是純天然植物性類藥劑營養素,不能食用市面上充斥的各式各樣合成營養食品,才不會有過量的疑慮,若是過量攝取會有中毒的危險,甚至影響肝與腎的功能及其他程度不等的副作用。
五、碳水化合物(醣類)最好完全不要食用。
(發表於2005年6月中華能量醫學學會第三屆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更完整文章可至部落格專區閱讀)